一、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
一座城市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生命力,它的传承的生命基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文化积淀。在当今世界上,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前途甚至是城市的命运。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不可能在当今世界城市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的。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城市文化及城市文化的发展,事关城市发展的根基。城市建设的美学营造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既打造了城市形象,又弘扬和发展了城市文化,是彰显城市文化的重要窗口。
杭州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深刻地认识到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城市创作力和城市凝聚力的源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城市建设和改造中,城市形象的营造与彰显,也越来越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城市文化源头的研究与认识,逐渐清晰和形成了特征鲜明的历史丰厚的杭州城市文化精神。
杭州的人文历史源头可追溯到距今8000多年前的“跨湖桥文化”时期,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更是杭州原生地域,城市文化中最有深远意义的开端。良渚古城,更可视为“中华第一城”。从良渚发掘的玉器造型和纹饰装饰上,直接影响了商周时期青铜时代的装饰,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尤其是对城市的选址规划与建造,对都城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古良渚人在建筑家园、生产工具,打造玉器等生活器具及在器具上的纹样装饰、器具自身造型,都表现出其不同寻常的文化性格、独创、勇气与精致。这种特有的都市人和都市文化精神,与今天杭州人的“大气开放、精致和谐”一脉相承。斗转星移,时代变迁,无论社会价值发生怎样的判,人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杭州人和杭州城市的文化与精神根源中,始终不变的正是那独创、血气、开拓中透出的大气、开放、精致与和谐的优良的精神文化。
二、城市发展中的城市形象问题与研究
城市文化、城市历史、城市及城市人的精神气质,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最有特色的宝贵资源。当今的城市建设者,即应大胆、开拓、创新在不断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在不断创造中突破求新而走向未来的,又要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的文化建设,是基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之上的传承与延展,是在传统的延续上的建设与创新。2010年我们受杭州市政府之托,对杭州市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的建设与规划展开了专项调查与研究,并对国内外类似城市做了调查分析,同时与杭州进行横向比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以艺术设计的专业角度,对我们所调研的城市就其城市形象及构成城市形象的诸多内容进行了分类研究,尤其对城市视觉形象、城市建筑、城市家具、城市公共艺术品、城市色彩、城市导向、城市区域的特性及特性形象的营造等做了专项研究。这里将具体的调研情况作一概述。调研对象,澳大利亚、新西兰。选择理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府,悉尼,是一个从一片荒原中,经过200年艰辛开拓与经营,成为澳大利亚繁华的国际化都市。在建城之初,就充分研究和参考了西方当时先进国家的建设经验,并取利避弊。城市主要街区都与河流、公园、景区相接,使城市处在一个舒适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中。悉尼的中央商业区从悉尼湾向南延伸,在商业区延伸的纵深中,有一连串的公园用地伴随其延展。火车、巴士和轮渡,都汇集于中心商务区,并由此可将人员聚合与疏散。悉尼市政厅和维多利亚女皇大厦,周边设有温拿公园和海德公园。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走进海德公园,却恍然感觉进入了闲舍、静雅的丛林之中。其设计手法,充分利用了人的视觉可视高度与范围,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海德公园夹在两条大街之中,周边多为高大的十层以上的大体量建筑,海德公园的做法是将树木与绿化分为多层,最外层的是中矮高度的质物,以谐调街道及道路行人的关系,同时也为其身后的高大树木做了一个良好缓冲,这些高大的树木,高度多在13至15米左右,人走进这些高大的树木之中,在得当的距离尺度中,是看不到街道两边的大体量建筑物的。在大树环抱的丛林中,再用高低不同的树木,补充和丰富公园的进深与层次,海德公园内的设施与中心在这样的环境中点缀与展开,其内外环境谐调自然,公园中完全是一派繁华中的闲静。在悉尼歌剧院广场和中央商业区的入口处,远远看去都有一两处美观却功能多样的导向柱,这个导向柱即是一个美观的城市公共艺术品,又是一个在不同距离可以获得不同信息的综合导向多功能柱。在深入到相对区域环境中,其最鲜明的特征是,导向的分层级别明晰、设计,用色、字体简洁准确,色彩艳度不高,明度反差较强。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墨尔本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且充满活力的城市。墨尔本同时也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然而,在城市中,却感受不到工业重镇的压力。城市中包围着你的是充满活力和欢乐的人文气息。墨尔本市是由四条大街围成一个棋盘式的城市,从文化艺术角度而言,墨尔本其文化艺术的多元、多层面吸引了很多慕名而来的人,美术馆有许多世界一流艺术家的作品,还有定期组织的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展,美术馆内规模的艺术服务设施,也为美术馆带来了很好的口碑。墨尔本文化广场更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这里是墨尔本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在这座城市里,中心区多是从文化艺术广场展开的,而不是从商业、购物、休闲展开的。墨尔本可以说是澳大利亚文化、艺术、娱乐、美食、购物和商业购物的天堂,墨尔本也成功地将自然风景融入了人文景观与城市建设之中,自1990年至2006年这座美丽的城市先后十次被国际人口行动组织评选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从澳大利亚考察回国,我们根据收集的资料与拍的数千幅照片将我们确定调研的对象分别做了平面、立面与空间的具体分析与研究,并分别就两个城市典型的文化广场,城市公园,商业街区建构成电子模型,对它的空间尺度、空间关系、业太构成与分布、城市家具与色彩、导向识别与导向层阶、人流与空间的关系、区域间的互通与关系等进行了分项、分类研究。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将杭州市的四个区域即杭州丝绸城的形象改造问题,杭州的山南文化园的改造问题,西湖涌金广场的现状分析,钱江新城沿江景观的规划问题,作了对比研究,我们将调研的成果也运用在以上四个区域的设计之中,我们认为:
城市中的创意设计以及所有代表城市形象的各种各类设计,必须要有具体的意义,以视觉类设计而言,即所谓,我们在城市里所看到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它不仅要能满足其基本的功能要求和其自身的美观要求,同时它也要配合城市的文化,发展的行为策略,有效传达城市的精神与城市的形象。城市形象是影响城市长久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迈向其发展目标的精神指标。因此,城市及城市中的设计行为,不应只是视觉表象,而是在于城市形象而上的意念,城市形象的建立应从确立城市的发展策略,城市定位及城市意念视觉化到推广城市形象活动着手,将城市的经营哲学、城市的文化运用到整体的城市视觉传达方式中,具体地讲,这个意念,是以人性观点为中心,进一步探究城市和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背后所隐藏的特质与内含,再根据社会形态的演进,创造出新的城市形象特征,这种创造是城市人的原创性的态度开发,将之视觉化、系统化。在将考察,调研与杭州城市形象的类比之中,我们已清楚地看到,单是创新的设计对于一个城市形象的建构与营造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表现,只有那些忠于城市发展整体理念下所创造出的视觉形象,才是城市最适合的和好的创意。
我们注意到,今天的城市经营已走上了国际化的趋势,城市的地位确立已经转向为城市的形象、文化、精神甚至城市人的生活品质与素质上来了。唯有一个有理念、有文化、有精神追求的城市才能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在分析类比,研究中,我们就杭州市的城市形象的现状问题提出完整地建立和推广杭州城市CI形象战略。建立城市CI,贯彻CI理念所延展的城市各形象系统与服务,这样才能使城市形象更具有竞争力与生命力。
三、杭州市城市形象建构的认识与建议
杭州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建设方面更是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种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体现在杭州对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并在发掘、保护中逐步确立其都市文化精神。正如前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先生在他的《城市论》“关于杭州文化发展的方针”中所谈到的,正确处理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精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杭州城市人文精神”与“杭州人精神”的关系等。同时杭州在城市的形象建设上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城市建设也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迅速发展,在迅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今天回头来看,有许多值得我们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就城市形象建设方面而言,我们明显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学习,忽视了对本土、本地文化的研究、挖掘与整理,忽视了城市建设中对于城市形象的理性思考。城市形象的设计与建设中的一点一线,都存在着原因和理由,而支持它的理由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城市形象的理念开发。由于在这些方面研究的不够,因而在凸显城市个性方面、在城市精神文化的挖掘方面、在城市形象塑造等方面做的不够,因此,产生了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定力不够,有改城市名号的,有盲目建设不顾后果疯长的,有东搬西拼的,有拆古仿古的,有建个白宫当政府办公大楼的等等。
杭州市在近30年的建设中尤其是在近2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明确地提出了城市发展方向与要求,强调山水、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提出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城市治理与发展方针,提出品质生活、品质都市的发展理念,提出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建设目标。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杭州市作了诸如城市历史文化的梳理与历史文化碎片的保护和链接,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性开发,对城市湿地的大规模开发与建设,对特色商业街区的引导与开发;对于城市各局的梳理与结构调整与布局;对于未来城市建设战略性的规划与实践;对于城市社区的改造与建设;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研究与建造;对于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对于城市标志的设计与推广等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使杭州成为有鲜明形象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国内城市建设的排头兵之一。
当然,在我们的研究之中,尤其是对城市形象建设的研究之中,我们从艺术设计,从城市美学建设的角度还是要提出一些成长的空间,就杭州导入城市CI设计为例,杭州设计了城市CI,其中的VI视觉形象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了城市许多方面。CI设计在凸显城市形象上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设计与专业的推广与执行。美国设计师哈尔普林先生提出,设计延续的理念,创造完成设计的有机循环圈,强调人类的许多环境或工程的建设皆需要通过有机性的创意过程,并将资源背景、谱记规划、方向评估、绩效形式此四大重点,详细研究并分时段地作出评估,而后再依照不同个案的需求进行运作,使每个个案都接近或达到预期的目标。欲求在今天这样的可以称是设计时代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地推陈出新,更进一步,追求专业、追求精神、追求品质是唯一的出路。从专业角度讲,城市VI的视觉形象的导入,应拟定导入计划、实践计划中对有关问题有明确的专业的解决方案。在城市VI导入的进程中测定运营方针以及管理理念的形成。应建立城市形象研究、督导委员会,从建立形象系统、应用系统开发、制定长期的研究、开展督导工作制度,以使城市形象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立于清明的不败之地。
就目前杭州市的城市VI导入和推广而言,应注重维护城市标志的基本价值,同时应注意在这种新的价值和策略方向的创造将改变原有的城市形象经营理念与方式,从而自觉、有机地建立和形成新的管理和运营方法,并发展一套框架来传达这些改变。在新的形象导入和推广的同时,要配合和完善一套新的城市理念,并以形象传达城市的精神,以区隔出新的设计概念与城市精神、城市蓝图。依城市发展策略所开启的城市事业发展又将内化新的价值,并将开发新的城市事业领域,城市的VI形象策略则需要与城市的内化价值与新的城市事业领域同一步调。
在城市VI导入的过程中,应努力使城市环境媒体宣传与VI形象统合,这样可以大大强化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传达力。同时城市设施、城市工作者的工作环境的重新设计与逐步改善也可吻合城市新形象的导入。在城市形象的推广与建设中,提高城市人的文化素质和对城市文化的塑造乃是维持城市形象系统的最佳方式。
一个大规模、粗放形的城市建设时期已经过去,一个靠城市规模和宣传的时代也已经不再,一个以城市文化精神主导下的城市形象的变革时代已经形成。一个出色的城市领导者除了在城市建设、环境整制、设计更新上做出色之外,也必须做好城市形象与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我们相信,我们的城市已进入基于美感和品质的新时代。城市形象必将在彰显城市文化与精神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城市有品质的美的管理,亦将成为一个美好的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周 刚
2011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