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崔狄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申万胜著名书法家张继
名家作品润格
新闻播报
您所处的位置:首页 > 新闻播报 > 正文

阳春烟景:李春阳艺术展

发布日期:2018-01-14来源:艺术名家


展览名称:“阳春烟景:李春阳艺术展”

主办:北京锦都艺术中心

策 展 人:荣 剑

参展艺术家:李春阳

展览时间:2018年1月20日-3月5日(周一至周五10:30-17:00)

开幕活动:2018年1月20日下午  3:00~4:30 艺术对话会   4:30~5:30 开幕式 

展览地址:北京798锦都艺术中心(朝阳区酒仙桥北路9号恒通国际创新园C9号楼蓝色光标公司北门。电话:56479060。微信订阅号:锦都艺术)


 前言

 

老村的画刚刚展完,春阳的画来了,如果两个画展放在一起,观众可以体会到中国传统绘画的两个不同境界:老村的画充满着山野之拙趣,村夫、稚童、小犬,置身于荒山大野,一派出世的意味。而春阳的画,烟景迷漫,山色苍茫,心绪辽远,那是士大夫的情怀,将家国天下尽情揽于笔下。两种画风,均洋溢于文人之墨,不刻意雕琢,不拘泥古人,运笔作色,自成气候,横墨数尺,潇洒挥霍,可有大家之范?

 

将春阳的画定位于阳春烟景,是基于她对中国古典烟色的独特美学展示 。多少文人骚客,流连于青绿山水,独钟情于烟色缭绕,如南朝江淹 《山中楚辞》所叹:“烟色闭兮乔木橈,嵐气闇兮幽篁难。” 唐崔液 《代春闺》亦有诗证:“寂寂春花烟色暮,簷燕双双落花度。” 再看唐王湾 《登终南山》:“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当然,最直抒胸臆者无出李白之右:“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这何止是诗,岂不就是春阳之画!从古穿越至今,不辞青绿,独求烟色,朦胧、缥缈、虚薄、散淡、恬静、简约,均于烟景中透出几许阳春,于婉约处显示几多豪放。如同在时间之流中日渐积淀下来的历史包浆,笼罩画面就像覆盖那些器物,斑驳陆离中隐约出古典的价值和美感。另可言说的还有女性那份特有的含蓄和矜持,将宋元以来的重山叠嶂繁文缛节尽情舍去,只抽出一缕烟色,绘在了无尽的江山上。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春阳的画,如诗如歌,如吟如唱,迴响于山水一色,共鸣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

                                                      ——策展人荣剑

                     


 若き日、范寛の「谿山行旅図」に出会い、自然を描いたこの東洋に、こんなにも圧倒的な表現があったのかと本当に驚いたものだ。実景以上にその本源にひそむ底知れない巨大さと不気味さをそっくり生け捕っている。これこそ真のリアリズムだと思った、その後中国美術は私の先生になり、多くを学びまた友人もいる。 近年、李さんの作品展を二度東京で観せていただく機会があった。繊細な表現技法と雄大な自然が一体感を持ち、特別興味深い作家の一人に出会うことになった。 お互い偉大な東洋の先輩から学び続けたいものである。


             ——日本日展副理事長 土屋禮一

 

【译文】:年輕的時候,我遇見范寬的谿山行旅圖,真的大吃一驚在描繪自然的東洋竟有如此壓倒性的表現手法,活生生的捕捉超越實景的、本源所密藏深不可測的巨大性與驚悚性。這才是真正的寫實主義。此後中國美術成為我的老師,我從中學習很多,因此也結識了友。近年我在東京有兩次機會觀賞李春陽女士的作品展。她將纖細的表現技法與雄的自然融為一體,是近來遇見到畫家中特別有意思我特别感兴趣的一位。我想我們應該繼續學習東洋的偉大先人前輩。(蔡孟翰译)

 


 高韵深情,坚贞浩气

                                                            

  李 庚(李可染画院院长)                      

 

    我初见到春阳的画,即为其画面所震撼,大气磅礴,诗情画意,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中国画啊,这是许多人一辈子想做而做不到的!

    中国绘画的意境起点高,画与诗联系紧密,而当代中国画存在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将诗意简化、概念化、粗鄙化,春阳的画做了相反的事,她将诗意丰富、丰满了,也充实了,并且与古人相比还有提升。她的画与诗经楚辞,与唐诗宋词之间具有某种精神气质上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非读透经典的人不能做到,非真正的学者不能做到。春阳正是这样的人,她有学问也驾驭得了学问,学问对她是活的流水,她有一颗诗的灵魂。诗情画意,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

在中国绘画史中,有许多画龙点睛式的经典作品,寥寥数笔,直见精神,我们阅见了许多,长年深为折服,无以企及,但是在墨法上像春阳这般铺张,如此高的技巧,如此表现力,我们看见的太少了。唐宋元时代对墨的使用较少,泼墨的画作流传不多,山水的用墨更是简省,但墨法的理论与传说有许多,值得今天重新审视和发挥,春阳接续的是传统的墨法而有所生发,因此超越了当代与古代。她的画又使东方、西方的人都能看懂,都很喜欢,因此也超越了东西方。我们现在往往有将画家粗率归类的习惯,这既伤害了艺术,也伤害了艺术家。因为我们缺乏好的作品,更缺乏必备的眼光与宽广的视野,好的作品可以超越这些归类,春阳是成熟的画家,境界高的画家,她是将中国的意境揣摩透彻了的画家。    

春阳的画抽象。我们今天对抽象一词存在很大的误解,抽象一词单独提出来是不合适的,中国画发展到今天,眼界已经非常开阔了,我们期待一种作品,使中国的抽象与西方的抽象不对立,春阳的画做到了这种包容性,难以被归类。


孤城落晖




圣山之夜

                               二

 

 我的父亲李可染先生曾反复告诫学生,学绘画最重要的是精读两部书,第一部是大自然,第二部是传统。晚年在谈到与传统的关系时,父亲说,“外来的东西是营养,营养是需要的,但不能代替血液。”“现在中国画最大的障碍还是对传统学习不够,用宣纸随随便便地搞,不了解传统,中国画中的线条、笔墨,要下很大的功夫”。“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父亲切实的个人体会,是他一生绘画实践的经验之谈。不下苦功夫,没有“最大的功力”,是打不进去的,能打进去,就定有所成,而不为自己这点成绩沾沾自喜,不甘平庸,就需要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所以才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这里的魂,是意境。

父亲说,“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作意境。”父亲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不是一句空话,实现它的唯一途径是“意匠经营”,“画的味道必须在准确、结实的基础上去寻求”,父亲是讲求画的“味道”的。张大千先生也认为,“中国画的抽象,既合物理,而又要包含美的因素”。

 父亲曾以讲笑话的口吻说,“‘一些青年学生画画要招魂’,原因就在于缺乏意境,对着一片风景,不假思索,坐下就画,结果画的只是比例、透视、明暗、色彩,是用技法画画,不是用思想感情画画。这样,可能画得准,但是画不好,画出来是死的,没有灵魂……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在创作时,技法问题已不是主要的,往往像忘掉了技法,才能把全部的思想感情贯注在作品里。音乐家不是靠方法演奏的,大音乐家演奏时,是整个思想、情绪在讲话,而不是在数节拍,考虑是四分音符还是八分音符,画画也是一样”。

他认为“笔墨问题很严重,近百年来,在我看来,过得笔墨关的,没几个人。” 当代的普遍情况是,“由于笔墨功力差,往往使画面软弱无力而降低了中国画特色。”

笔墨是一关,意境是另一关,当代中国画需要一一度过这些关口。春阳在笔墨与意境上分别同时寻找出路,她不将两者区分开来。诗与画,山水与风景,笔墨与意境,这些对称的概念,春阳灵活松动地看待它们。

 

冷云寒岩

 

 春阳的画美,好看。饱满鲜活,有股子生气,有新鲜的感觉。她的画有情感在画面中,而且画题与画建立起了有趣的联系。春阳的画从传统哲学而来又富有现代之感,包涵情韵富有哲思,她寻求到了一种可贵的呼应:以现代手段追求古典意境,以传统笔墨表达现代意趣。

以现代手段追求古典意境,即墨法上尝试摆脱了理性的控制,类似于超现实主义的实验,又有表现主义特征,是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又有中国意味的象征。她有意识地使用败墙张素之法,将笔墨的概念扩大了,同时将自己的诗意带入了西方的理念,她在无限制地画自己的诗意,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绘画上对于新手法的探索,可以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千头万绪,但均服务于一个明确的目标——古典意境的营造。因此,留在画面上的,不是偶然性本身,而是精挑细选鬼斧神工的“意匠”之作。天光云影,水波石纹,无处不有,大自然是最大的艺术家,杜甫有句话:“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这一追求的方向,还是古人所言“师造化”,但是眼界与思考却更开阔。

以传统笔墨表达现代意趣,实际上一代又一代的画家,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追求。山水是千年不变之物,传统中国画的图式、传统文人画的情趣,都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我们要在这些问题上深究。春阳传统笔墨的意趣,是她画面上那种微妙的气息。没有现代意趣,就谈不到打出来,现代意趣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美的范畴,俗不可医,模式不能套路,一味追求视觉冲击或格调萎靡柔媚轻薄,是没有出路的。

 

一万年前的春天


当代的国画家大多有自己中国画改良的一些观念。春阳临摹古人,也学习今人。她说,“在画面上我们可以用新的办法找到某种哲学意境,而笔墨本身就是中国的哲学。我不知为何总想离笔墨近一点、再近一点,我希望改良的路走得慢一点、再慢一点。意境与笔墨,都是我的至爱”。她的心里留有古今,她的眼中没有中西。春阳用情深,人大气。她所珍惜的,都在她身上活着似的,成为了情感。她的艺术,使对立的概念对立不起来了。中国古典和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风格样式,她一上手便提炼领悟至此,努力使现代实验的意识熔铸于古典追求自我的完善之中。春阳有着极其独立的精神品质,这是我们最应该保护和珍惜的,她需要往前走,她不该得到限制。这部画集自然有不足,却使我们看到了她的起点,我期待她还可以画得更“新”一些,实验的路径更开阔一些,有理由相信她更多的实验,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刘熙载《艺概》曰,“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高韵深情,坚贞浩气,缺一不可为书。”我在春阳的画上,看到了“高韵深情”和“坚贞浩气”,这很难得!


能不忆寒山

  

    今天,人与山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交通工具极大地改变了地球上的空间概念,名山大川距离我们更近了。盘山公路的修筑,登山缆车的架设,照相技术的普及,使“搜尽奇峰打草稿”,比石涛的时代更容易做到。世界博物馆的展览功能、高仿真的印刷技术,使向来为少数人垄断的绘画史上的杰作,成为大家目睹和临摹的范本,我们在亲近大自然和了解传统上都具有前人不具备的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便利,但是,为什么当代的艺术精神却离前贤愈加遥远了呢?值得我们深思。

 这个时代从事绘画的人,几乎都是同一种美术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重视技法、缺失意境,或许已经成为问题了。许多作品在强调装饰性的同时,却又缺乏想象力。我们不愿意看到千人一面、技法雷同、出手套路之作,我们尤其是不能缺少真正的思想与广博的视野。没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理念,作为一个人而没有内涵,表面上看与你的绘画技巧无涉,离得很远,却实在是作品的生命所在,灵魂所在。有没有这个东西,是区分大画家和小画家的标识。功利主义的美术教育要不得,我们需要以自己的努力和探索,打破这个限制,在画院的建设上,找到体制和机制上的突破口,认真思考我们的美术教育,培养和造就成熟的艺术大家。艺术家的成熟,前提是作为一个人的成熟,作为文化人的成熟。

艺术是什么?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所在,要花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就是说你得有勇气有胆识去面对艺术史上那些无数前人曾经面对的难题,你得放弃自己的安逸没明没黑地去反复尝试,经受失败的磨砺,不能讨巧,假如足够幸运的话,也许能打出来。苦学派不只是属于我们的前辈,苦学是艺术家生存的本钱,苦也表明了我们对传统对大自然的诚恳态度,这诚恳的情感是快乐的。我们今天需要厚积薄发式的问题型画家,特别需要有探索意识、实验勇气的学者型画家!

 

时间的回音                         三

 

    春阳是一位思想史学者,不是中国美术教育体制下的成果,但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妙不可言的可能。中国画是中国文化,学识与禀赋给了她超越于受教育得到的才华,而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极力欲达的目标。我第一次看见春阳的画就持这种观点,这些年过去,我仍然是这样看待的。天性、自然、书籍、临摹、学习给了她开放而纯粹的艺术观,她为人沉静,因为她对艺术的判断自信,眼中流露的神情稍稍有些揶揄与自负,她话不多,我感觉她心中有杆秤,对当代艺术和文化细细掂量加以判断,并深知其问题所在。她的话我印象很深:“艺术既体味分寸更须审辨清浊,苏轼之于陶潜,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表面看传承的是趣味,然而艺术背后的认同与追求更为紧要……”她把自己白话文与鲁迅研究的成果赠予我,这是两部很有分量的著述,让我一时不明白自己到底遇见了一位什么样的人:当代中国社会有了这样沉潜的学子,既是严肃的学者,又是天生的艺术家,她就澹然地站在那里,我认为她的书和画,将影响我们大家对思想和艺术的一些看法。她将近代以来语言的变迁与文人画的变迁视为完整的图景,以理性和感性同时反思百年前的文学革命和美术革命遗产。

我们每次的谈话都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不留馀地地剖析艺术的真实问题、艺术最大的难题。我认为中国画最终落实在某种特殊的感受上,我欣赏她敏锐而自然的感受力,我对她说:“你把一幅画收拾得自己看着舒服了,别的人看着也会舒服的”。我重视春阳,希望这部画集大家来看看、来批评,我对春阳说:“这是你求学的路径和起点,我要看你下一部画集怎么办”?

在我认识的画家中,春阳是很会看的人。她站在我的画前,停留很长时间,要么不说什么,要么讲起话来停不下来,毫不客气,她简直让人气恼也让人振奋,她竟然可以那么真实,好像在替艺术着急替艺术说话,她沉浸在问题之中,跟着问题走,对所有实验意义的绘画深感兴趣。

我这些年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画的现代化道路。以西方多种造型理念、图式入笔墨,国画是否可以更西化一点,可以走得更远一点,这需要一个前提,就是首先要充分中国化,在中国画内部说话,在中国画的概念之中充分进行实验。一代又一代的创新积累了传统,创新的传统才是传统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中国化的道路是宽广的,而不是越走越窄,最后落入程式化的窠臼。打破中西壁垒需要好的作品来实现。全球化时代,文化的碰撞是惊人的,在跨文化交流中,艺术交流的障碍最小,能够超越语言的限制,直接诉诸人的感官和想象力,艺术作品比理念要先行一步,我一直在寻找好的中国画实验意识的画家。

以笔墨入写生和以写生入笔墨大概是不同的方向,道路无论从哪里出发、交汇,这个不同的历程,提供了观察中国画流变的特殊视角。

“笔墨当随时代”这个话石涛自己说得起,我们如何接着说下去?我的父亲极其重视笔墨的写生,对写生这个概念心会神融,从父亲最后一次与学生谈话中可以得到印证,他认为“已经解决了写生这个问题”。国画写生的难度有多大,这种努力的珍贵程度就有多大。写生是诱人的概念,不是口号,这是一个复杂的理念,更是艰辛的历程,它是朝圣的必经之途,未必是目的地本身,这一点或许需要我们反思,这也是父亲同时格外强调意境的原因。将写生引入国画,有很大的难题存在,相关概念需要辨析,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需要澄清。父亲他们那代人以自身的功力与学养解决了实践上的问题,我们能做到多少呢,在理论的辨析上、在后续的道路上,后面的路径是否清晰?我尝试一条与父亲相呼应的道路,看看改良中国画有多少有价值的可能,全方位实验,以期与父亲对话,这是有风险的,这个风险让我觉得有挑战性,有意义。在艺术上,我与父母亲之间的对话,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永远说不完。

 

树百山千仞


我们不能囿于古今中西这些概念,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尝试。做画家,要做画家中的画家,敢于大胆试验,才是真的先锋派。中国画的风格重要,中国画的方法论也重要,这也是我们李可染画院的理念之一。在有没有笔墨的问题上我们选择有笔墨,在是不是笔墨的问题上,我们勇于尝试另外一些性质的笔墨实验,实验的限度在哪里呢?画面必须有传统的因素来支撑,否则这种创新的实验就不能成为传统的一部分。

父辈那几代人是方向与方法的开启者,我们要好好研究。我举个例子,有人说黄宾虹所有的画是同一张画,都像是未完成之作。黃虹宾从传统中来,他的画会呼吸,达到了虚实、繁简、疏密的和谐统一,他用笔如作篆籀,非常了不起,我们则可以在线条上画得更为舒展一些,把他“这幅画”亦即传统这幅画的这个议题扩展而“完成”,扩大其“金石”“夏玉”的表现力,这就是线型的改良,因为中国画是很丰腴的,问题层面很多。我们在焦墨上的实验,同样验证改良这个观念。焦墨的透视关系特殊,抽象的造型,比附于音乐,相当于打击乐,其线条的跳跃感与节奏感很强。这仅仅是随意举出的两个小的例子。

中国画的线条是精神性的,我们要扩大它的内涵,扩大它的表现力,扩大“看”的功能。我们不仅从线条上革新,还要从墨法上革新。

要做“墨的探索者”,墨是中国画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存在,也是中国画里最高境界的表现者。积墨成块,满纸烟云,曲尽其妙,触目可观。解放了的笔和墨,成为目的,成为表现,谓之体物,谓之抒情,或谓之抽象,任凭观者心境投射。天地一马也,万物一指也,大荒山青更峰无稽崖,岂可泥其名迹而求诸实,无边落木萧萧下,对于绘画上的大块文章,勿观之以目,听之以耳,当受之以心,应之以息。中国画天然是抽象的,其形态上的抽象已经纯熟,其精神性的抽象之路,也在渐渐开启,中国意味的抽象需要真正有传承、有大视野的人来开启。

春阳非常在意我的眼光与看法,她能看懂我的画,深明我艺术探索的历程。近年来她的工作已经转向传统画史研究,从古代诗论转入古代画论,使她对笔墨、意境这些概念理解得深,我很高兴。这是她的第一部画集,春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欣赏她治学的严谨态度,我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她都用心地听,每次真的听进去,同意的她就去做,而且就能做到,当她把我们谈话之后的新作拿给我看时,我唯有感叹,这样高的悟性,实在是难以遇见。

    春阳被文化所化,她懂得爱护自我的天性。她拿起笔想都不想,画得很随意,也很快乐,她沉浸在音乐中画画,在西方古典音乐与传统中国山水之间找到了熨帖的联系,了解她的人都知道,那是她的生活方式。我们在画面中,感受到的是自由的精神!

 

                                     2015年910日于北京李可染画院

 

烟岫林居图

 

 

 语来江色暮


   “语来江色暮”,取李白《寻雍尊师隐居》:“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绘画上指点我的老师,如松高白鹤。恩师之深恩,善待之至善。诸师或激励或训导,以问学时间为序,所选文字仅为日常谈话之吉光片羽。                                                                                                              ——春阳 

 

    春阳是个诗人,她有绘画技法,但对技法的依赖有着天然的抗拒能力。谁也不能剪断诗人想象的翅膀,她必须自由翱翔在天际。从云天相接的海平面突然闪现一道白光,翻滚着波浪不断推开远去,还有那山,乌云翻滚向山下直直倾泻下来,一种不及躲闪的恐惧。中国画从古至今还没见一人能达到这种境界,看到她的画,我像在做梦一般。十几年前春阳在我这里画的画,我都留着,现在与那时已经很不一样了。在我的画集中,她曾经送我两句话:“你用感情修饰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又修改了你的情感”,我还赠给她。她的画让我想起博尔赫斯的态度,从不作媚态,不管他是权势者还是乌合之众。

   搞艺术要有天分要勤奋,现在在春阳身上,勤奋可以取消了。春阳那么自由,可是她的画里面有传统,这是最难得的。她的画是大聪明,将会越画越有味道,我绝对相信这一点。                                                                                           ——黄永厚

江天一色



霓衣风马


  春阳跟着我读古籍学诗词,不到二十年,我们有一些唱和。我在考虑什么,春阳是知道的,有的时候春阳和诗感到有些吃力,她就会画给我看,诗的情境,在我们的想象与体会中流露了出来。也还有一部分,她未能表达出来,因为诗的感受,是不好言说也画不出的。

  要体会诗词中的诗词,要知道诗词之上有什么。画诗词这一步跨过去,有很大的障碍,这是春阳做的事情,也是我希望她做的,她把诗词见解“翻译”成画面給我看,我们相视一笑。好的诗词与好的画面都是难题,我们都在面对难度大的问题。

    笔墨的事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笔墨是合适的情况,现在的毛笔字不太像毛笔字,临帖也不太像,写作古诗词也缺乏像。意境与笔墨分开也可以,有些情况下就分开了,那么合在一起到底如何,形成了什么关系,我说不清楚,让春阳慢慢来考虑这个问题。文人画是一种意味,有悟性的人,在风景画中,也可以留下山水的味道。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旧话了,应该是诗与画最好的可能,它对有的人是玄虚的,对有的人却真实自然,写出画出这种状况就是文人诗、文人画,它是诗画共同的最高境界,中国的文人是有态度的,期待才华与情感。境界不谈怎么办?绘画的题材已经用尽了,境界还是要谈的,现在的人不大谈了,因为他们与自身文化传统的关系,已经建立不起来了。

    诗与画,都属于艺术的范畴,自古以来联系紧密。魏晋的山水诗在先,唐以后的山水画成熟起来,诗之思似乎启发了画之意,这是事物显在的一面。魏晋玄学和佛教的出世思想相融合,既影响了中国诗,又影响了中国画,赋予它们以超越世俗之上的灵性的品格,没有这一宗教的洗礼,艺术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我觉得艺术非人间之物,无论诗还是画,它的源头大概都不在人间,从现世的一切去理解艺术,可以去尽力,真正的艺术家是前世修来的,与今生的努力关系不大,事情要看慧根,我对春阳自然有信心!                                                                ——林冠夫

 

桃花潭水


湘流杜若

 

    我想到语言问题,也自然想到你的论著和绘画。列文森关于“语汇变化”与“语言变化”的说法,可以解释你两方面的工作。我觉得文人画的变迁与语言也是同一个问题。你一直同时在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之中。

诗需要有语言的质感。但以我的看法,语言的质感来自感受、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这与画是一个道理。你的画,很有味道。你的画的调子有那么一种melancholy,这个词常被译为忧郁,但其实与中国的忧郁不同,我说不好。我喜欢这些画的感觉。界于印象派、抽象表现之间,没有那么抽象,有些印象式的味道,底蕴是中国文人式的,即便是所谓“冷”,也是情绪流溢,这与我见之抽象表现十分不同。

    创作的过程总是独特的,无法用流派等等加以描述,但有时候也很难免,如果有人说你的画风中有浪漫主义的因素,我也同意。早期印象派本是晚期浪漫派的变异,两者重叠之处很多。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握你的“心画”与呈现之间的关系。

    每一幅画我都喜欢。画夜的那些画很特别。画面上的斑点,让我想到“何期泪洒江南雨”。是稠密的夜。

    你的画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风格。笔墨与意境皆衰落了,你是有自己的想法与实验的。

    你的感觉近于十八世纪,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觉得中国没有文学、艺术或者说文化上的十九世纪。这么说本来没有什么意思,只是觉得中国没有俄国和欧洲的十九世纪。十八世纪是辉煌的盛期,也有了世纪末的情怀。欧洲的十九世纪奠定了现代文化的底蕴,而我们好像和那个伟大传统断裂了。你写白话文问题,若有一个十九世纪的伟大转变和创新,就不会有你的感觉了(普希金之后的俄国文学和语言,有了不同的内容,在俄国大概不会有人像你这样怀疑现代语言)。你作画、考虑语言,或许也可以想一想还存在着什么样的别的可能性。什么样的语言,包括绘画的语言,奠定一个新的基础?过去可以追忆,却无法复活,语言如此,感觉如此。“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即便是世纪末的情怀也蕴含着创造力。

                                                 ——汪晖


野渡无舟


今夕何夕

 

   画在暗处要有种透明的感觉,好像与黑暗是一体,又好像是分开的。水彩比其他颜料要透明,你可以多用水彩,颜色你要用的少一些,你现在喜欢鲜艳的颜色是因为你的年纪,你试一试减少色彩。

     以偶然性画,省去了绘画的一些环节和步骤,但对整体的把握仍然不可少,比如你画出了苍茫辽远或深沉细密的意境,还须会用添笔来完成它。比如在荒野的地平线上加上三棵树,添加的本领,就是对整体的认知和判断的本领,还有手法的技巧。上帝的偶然性变成了必然性。让必然性驾驭偶然性,或者说控制偶然性。要有宇宙意识,要唱高音,有一个暗示性的高度。完美没有主义,不能停留在任何地方。最高的艺术是空灵的,所以对自己要求要严格。高度来自哪里,来自艺术家天性的见识,杜尚他是人为的见识,要有抗体,做诗人是天性,反正我们要做诗人的,就要读其他的书,要这样想,所以哲学科学的书籍要长期读,脚踏实地的东西很重要,因为诗是在虚空中走路。哲学是我们的杠铃,锻炼完身体肌肉发达,有些哲学家是带着杠铃睡觉的。

    像与不像,要破坏它的像,在添加与修改时让它不像,这样意思才出得来。艺术理论是些伪问题,画要看作品。艺术不是说得清楚的,艺术是美的感受,艺术不是问题也不是谜语,谜语一旦猜出就死了。绘画是我沉默的流亡。不必清理出理论要清理出感觉。我不希望你做评论家,伟大的评论家是不可期待的,因为这个人要高于作者,而且没有一个终极的真理等着谁说破。做艺术家。你有伤感的气质,不要伤感,蝴蝶传播花粉,翅膀是很脆弱的,做艺术家就会好起来,在艺术中与我说话,心领神会。要画出让人挑不出毛病的画来,画面上不要有一点瑕疵。你的艺术,要有自己的个性,找自己的路。

    文人画终归是一种气质。修辞是方法论,诗意是目的论。

    材料无所谓,只要表现好。画宏观还是微观呢,画从宏观到微观桥上的画。黄山林先生(林风眠)与我的看法一致,盆景放大,林先生不画黄山,我也不画。

    画好不好与有没有笔墨不相干的,笔墨只是一种办法,一种手段。我是精神上的散点透视。(我笔墨,柔弱有骨,无奇之奇,偶称意耳。)

    马蒂斯毕加索画现代画,他们的家具是古典的。你还是要练毛笔字,说了这么多年了,要临帖,临准,临一点用一点,它的好处体面、分寸感贯彻下来。字要有来路,书法是处处是门却走投无路。写和画的时候都要快。

    胆大,大画家;胆小,小画家。功力有许多种,画家是可以不进大学的。

    看人,看艺术,都是分俗雅的,要看他俗不俗。不写实吃亏,有的写实却不是艺术。艺术家都是野生的,要野得起。对艺术的是非也要当游戏看。

 启蒙分上中下三等,中等启蒙最能流播。平易近人要看近什么人。艺术的路这么长,人的因素很重要。

                                                 ——木心


云峰晚霾

拉姆拉措之晨


 

    序

 

    以现代手段追求古典意境,以传统笔墨表达现代意趣。

    物之对称首先是看出来的,“对称”作为观念乃视觉馈赠之物。作为方法的对称:虚实浓淡干湿古今中西诗画等,凡对立之双方,恰构成对称的图景。而要获得这一超乎其上的视点,需要出乎其外。传统无古今,中西非壁垒,我的艺术在桥上立足,从虚灵不昧处逢生。

    近代汉语白话文的变迁与中国文人画的变迁是同一幅图景,是生长在一起的文化生态,经过激进的二十世纪荡涤之后,还留下几许可以保守之物?幸运的是我们守住了汉字,我们还要守住笔墨。

   书面汉语和笔墨的复兴,或是中国文化可以想象和寄望的未来。

    余治山水久,自忖渐入门。笔墨有蹊径,相得乃要津。烘染破泼积,勾勒点擦皴。意匠水经营,取法屋漏痕。汇通中西境,厚古不薄今。败墙张素旧,光景欲常新。


笔欲言墨不语

 

 

                                画家简介



李春阳,又署春阳,字东君。文学博士,任职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以画家身份任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日本画系访问学者。作者于中国学术思想史、汉语修辞、中国传统画论均有涉猎,兼及水墨山水的创作。视近代以来白话文的变迁与文人画的变迁为完整的图景,以学术研究和中国画创作,尝试反思语言问题与笔墨问题,从中国绘画自身的脉络探寻出路,致力于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实验。

主要艺术活动:出版《对称:春阳画集》(山东美术出版社2016年2月版);举办展览:《抽象山水:李春阳展》东京银座藤屋画廊,2016年8月)、学术观摩展《春阳绘:山水与风景》(多摩美术大学日本画系,2016年9月)、《米谷清和与李春阳二人展》(东京中国文化中心,2017年12月)等;开设讲座:《看无古今:当代画家向中国宋元绘画学习什么》(多摩美术大学,2016年9月)《学观中西:水墨山水的墨法类型与可能性》(多摩美术大学,2016年10月

主要学术著作:《白话文运动的危机》(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版),《超乎左右之上的鲁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1月版)等。另应木心先生邀约为其诗作《诗经演》做注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主要学术论文:《什么是白话文运动——对《大百科全书》白话文运动辞条的症候阅读》《二十世纪汉语的言文一致问题商兑》《汉语欧化的百年功过》《古文、白话文与科举》《简化汉字不该仓促而行》《汉语诗歌:新旧之间的断裂如何修补?》《方言与方言写作的价值》《白话文运动中的周作人》《废名的写作和他的文学主张评议》《试论毛泽东的写作》《“老三篇”的修辞艺术》《返本开新与文化自觉》《鲁迅的微言大义》《鲁迅与章太炎》《鲁迅与瞿秋白》《鲁迅与中国历史上的左与右》《二十世纪中国的“文艺复兴”论述》《风雅久不作,返本开新难》《不与时人论短长:林冠夫先生学术述略》《雷海宗与中国文化的周期》《中国文化复兴的首要基础在于民族语文的复兴》等。   

 

紫丁香山谷



名家推荐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09 艺术名家 版权所有 中瑞洋洋(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34196号-1 联系电话:13366119778
本站网址导航:www.arfetv.cn www.arfetv.com www.hongbao.tv 中文名称:收藏天下 收藏天下网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